來看看在線教育行業(yè)里投資人的各種心酸吐槽和掏心窩話的吧。
文章來源:芥末堆-牛先芳,有刪減
以下吐槽僅從機構視角出發(fā),但又不代表本人所屬機構。聲明完畢,三分鐘吐槽時間正式開始。
1、以融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公司沒法投資
公司無論做什么業(yè)務、是不是高大上,按照收入來源在我心中都可以大體(粗暴的)分為三類:1、以主營業(yè)務收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;2、以各種渠道的補貼、獎勵等(非主營業(yè)務收入)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;3、以融資款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。其中第二類我們不明覺厲避開不談,第三類著實是普通投資人難以投資的范疇。原因很簡單,你說到底多少錢才夠團隊花的呢?要我是第三類公司的負責人,多少錢都不夠。回歸到教育本身,教育是有預收款性質的,大部分真正好的項目,是賬面趴著大量現金不知道怎么花。所以身為教育項目,如果融資和持續(xù)融資給不出一個強有力的解釋,對不起,實在是沒法投資你。
2、業(yè)務邏輯有問題的公司沒法投資
公司的業(yè)務邏輯有問題的,對不起,真心沒法投資。下面簡單列舉幾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例子分析如下:
第一類:以“題庫”為突出代表的大數據模式。大數據是個好東西,這點毋庸置疑,通過研究用戶大數據能為公司未來發(fā)展和決策提供依據,也沒有問題。但關鍵在于,現在沒有數據就別說自己未來是大數據公司,也別現在就給出一個基于未來的大數據公司的估值;或者是融資理由給的是:首先花錢買用戶,繼而有了用戶就有了數據,有了數據就有了一切。這種馬上有一切的節(jié)奏看起來非常順暢,可是除了錢之外,你的產品差異性在哪里?運營差異性在哪里?買回來一堆僵尸粉又有什么用?
第二類:中間頁模式。互聯網上資訊、信息爆炸,確實需要有類似于教育領域的去哪兒、百度知心等來為大家做一個中間頁的服務??善鋵嵾@個業(yè)態(tài)在PC端大部分的教育領域早已是一片藍海。即使在PC端中間頁中找到一個細分空白,移動互聯網又來了。敢問貴團隊有互聯網思維么?是否在品牌、產品、模式、語匯上真正具有互聯網的體驗感,是否具有移動互聯網創(chuàng)新模式和產品設計等核心能力,是否具有持續(xù)迭代的激情?而做中間頁的團隊,恰恰對這些能力依賴更多。解決了上述團隊的核心能力后,參考去哪兒的整個戰(zhàn)略發(fā)展方向,互聯網的流量還是一個需要持續(xù)購買的過程,敢問項目方準備好一融二融三融、輸血造血的循環(huán)機制了么?
第三類:燒錢大規(guī)模擴展直營線下中心的模式。線下教育的模式、門檻、壁壘等等通過美股那波上市公司,其實資本界都已經看得比較清楚,類比于超市的連鎖擴張,擴張所需資金的準備只是第一步,人才、管理、房租才是最大的瓶頸。即使這些問題解決完,地方上的關關卡卡你有信心能同時解決不影響速度么?當年有不少機構雄心勃勃希望效仿澳洲的 ABCLearning Center在國內發(fā)展標準化、統(tǒng)一的、連鎖幼兒園,最終因為上述問題多重迭加已然失敗。再說,比對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(fā)性增長,線下的線性擴張確實是吸引力匱乏。所以如果不是同業(yè)中有明顯絕對競爭優(yōu)勢和明顯差異化的團隊,要想這么干,投資人真難投資你。
第四類:項目估值遠超可見的市場份額的模式。這是一個相對概念,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,對于某些項目,以投資人的普通大腦思考,就能發(fā)現可見的市場空間就那么大,用戶價值就那么高,卻要出了一個不符合自己身價的估值或者無比超強的估值,也會讓大部分的普通投資人望而卻步。
3、重要合伙人缺位的公司無法投資
清晰的定位和商業(yè)模式是項目伊始就需要想清楚的問題,能否知行合一、執(zhí)行落地更是強依賴于一個優(yōu)秀的團隊。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(yōu)”,是能夠獲得投資的相對重要的條件。因為如果你的團隊不足夠優(yōu)秀,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比競爭對手吃苦更多,從而成功概率會顯著降低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優(yōu)先于融資的,是完善自己的團隊,即缺啥補啥:若缺互聯網產品總監(jiān),請去邀請一個合適的互聯網合伙人加入;若缺營銷總監(jiān),請去邀請一個合適的銷售經驗豐富的合伙人加入。如果始終幾個關鍵合伙人缺位,猶如公司在發(fā)展過程中眼見著有幾個大的硬傷難以彌合一樣,投資人即使屬于有錢也難以招攬合適的人才,這樣也會讓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猶豫再三。
吐槽完畢,接著我們來聊聊正能量的東西:我們喜歡什么樣的項目。
1、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
投融資達成的關鍵在于投資人與創(chuàng)業(yè)團隊能否在市場趨勢、項目競爭力、團隊、估值等方面達成共識,取得一致。項目競爭力、團隊、估值都是相對概念,我們來聊一些相對確定一些的市場趨勢和融資時間窗。
市場趨勢上,互聯網形態(tài)上平臺型產品是大玩家的機會,小玩家屌絲逆襲的時機基本過去,未來教育將主要是在各條垂直領域的搏殺。在這場搏殺過程中,因為在線教育兼具教育、服務、文創(chuàng)與互聯網的多重屬性,不可避免的,原有的教育創(chuàng)業(yè)團隊將面臨來自服務、文創(chuàng)、互聯網各方面團隊的競爭,在這場競爭中如何勝出,就必須達到團隊、方向、資金、資源等各方面的平衡,以十敵一甚至以百敵一才能絕對優(yōu)勢獲勝。具體在線教育的方向探討在此不贅述。
融資時間窗也是一個值得強烈關注的問題。提早兩年,你說你要做在線教育,可能大部分投資人都沒關注也不懂,更別提投資。借著2013年到2014年的熱潮,在線教育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值得提醒的是,對于大部分的競爭優(yōu)勢還需要進一步夯實的團隊而言,2014年將是近兩年的融資熱潮高點。原因是行業(yè)內大部分的好項目、好團隊都已經在2013至今被各路投資人用錢釘在項目上1-2年不會輕易出來和變道,這相當于變相增加了其他類似項目的融資難度。原因很簡單,競爭對手有錢有團隊有行業(yè)地位,你還剩下什么呢?而下一次的大額投融資的高峰將在1-2年后到來,因為行業(yè)的競爭態(tài)勢明顯,七二一法則更加清晰,投資人將對行業(yè)內前幾名確切說前兩名進行投資加注(可比現在的滴滴和快的),以期更加拉開行業(yè)的競爭差距。所以對于成一定規(guī)模的項目而言,要融資就要趁現在(天使和特別早期的項目不包括在本段落討論之內)。
2、你的公司在什么水平?
對照我前面說的,大家可以簡單看看,自己的商業(yè)模式有沒有大的邏輯缺陷,是不是能夠執(zhí)行接地氣,關鍵方向是不是有重大偏差,團隊是不是齊整?其實這些問題在融資之前就如相親之前需要對鏡自明。如果不明白或者不知道自己想得對不對的話,歡迎來找我嘮嗑:)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