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稱本公司無一人發(fā)生“中毒”現象
本報吉林市5月13日電(記者彭冰)今天下午,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(yè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大祥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,向記者介紹了該公司的基本情況,以及他們公司在事件發(fā)生后所采取的措施。
據了解,位于吉林市九站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的康乃爾公司于2007年4月28日開始興建,注冊資本2.8億元人民幣,建設規(guī)模計劃為年產苯胺30萬噸。目前,一期工程已完工,可年產15萬噸,堪稱全國最大苯胺生產基地。二期工程預計在不久后開工,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苯胺生產基地。
“ 苯胺,學名為MDI,在樓體保溫材料、醫(yī)藥、軍工等領域廣泛使用。4月4日,康乃爾公司開始投料試車,4月10日生產出合格苯胺。4月23日開始,與我們公司一街之隔的化纖廠紡織車間職工陸續(xù)出現身體不適的報告。從那一天起,我們就積極配合市安監(jiān)、環(huán)保部門開始查找原因。”王大祥說。
據了解,康乃爾公司主要的造氣、硝化和苯胺裝置都采用了比較成熟的工藝,其中煤制氫裝置采用恩德爐發(fā)生煤氣,經水蒸氣轉換制取氫氣,為目前國內所廣泛采用;硝基苯裝置采用絕熱硝化反應,是從德國購買的專利技術。
該項目建成后,吉林市安監(jiān)局多次組織專家對其設施、設備的安全可靠性進行了論證,認為其“工藝技術與安全性是可靠的”。安監(jiān)局副局長宋夢良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證實了這一點。他表示,本次事件發(fā)生后,安監(jiān)局在檢查中也沒發(fā)現該公司有管線和閥門泄漏的問題。
“ 在環(huán)保檢測過程中,大家發(fā)現,我公司靠近化纖廠這側的裝置,即凈化車間確實存在一氧化碳在個別時段落地濃度超標的現象,但超標有限。我公司自身的500多名員工,加上正在公司搞綠化的外來服務人員共近千人,始終沒有一人發(fā)生任何不良反應?!蓖醮笙檎f,“4月29日,市政府召開專題會,決定讓康乃爾停產改造。4月30日早8時,我們完成了停產停車工作。但讓人納悶的是,化纖廠仍有職工陸續(xù)出現不良反應?!?/p>
“是否為一氧化碳中毒,要按照國家標準,根據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的多少來定性。目前官方仍未公布此次事件是否為一氧化碳中毒。我們也在等待結果?!睂W化工出身的王大祥告訴記者,康乃爾公司停產后,已分別邀請化纖集團的領導干部、技術人員及職工代表到該公司內確認停產事宜。在此期間,省市環(huán)保、安監(jiān)部門多次赴該公司現場討論,并確立了整改方案。
“我公司內有一個煙囪,其高度為22米,本已符合國家要求,但按照整改方案,我們將把其增高為45米,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排放過程中的一氧化碳環(huán)境濃度。”王大祥表示,康乃爾公司會始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各項調查工作,同時也希望政府早日公布事件最終調查結果。
相關閱讀